张宏江:人工智能如何帮人类进入科研新范式?******
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 “人工智能能够如何帮助我们进入科研的新范式?”
这是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张宏江,12月9日在2022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的主题论坛“人工智能引领韧性治理与未来科技”中,抛出的一个问题。
2022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I-AIIG)承办,中国新闻网作为战略合作伙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国际组织、国内外学术机构支持。
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张宏江,在2022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的主题论坛“人工智能引领韧性治理与未来科技”上发言。主办方供图张宏江认为,回顾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不同发展阶段经历了不同的科学发现范式。
“几千年前,人类就通过观察、实验来描述自然现象。比如‘日心说’是通过对天象的观察来对整个宇宙。随着科学的发展,四五百年前,理论模型范式出现。人们通过对某一现象的观察总结出理论,从而指导新的科学研究。五六十年前,尤其当大型计算机出现后,面临更复杂的问题,比如天气预报、地震模拟,人们无法再用简单的物理公式、简单的方程构建完整的模拟系统研究理论,人们引入了计算范式,用计算来模拟的方式做科学研究。到二十年前,我们进入大数据时代,科研中积累的大量数据可以进一步驱动物理模型。”
“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科研范式。”张宏江说,人工智能经过多年发展,尤其过去15年深度学习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给科学研究推出一个新的范式。“这个范式是AI驱动的范式。实际是用深度学习的算法,直接从数据中建立新的模型,其背后是数据、模型、算法和算力。”
张宏江指出,深度学习在革命性地推动了语言、图像和视频处理、识别和应用之后,正在迅速地改变科学研究的范式,这种新的范式就是物理世界的“数字化+自动化+深度学习”。
他说,“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黄金期,新的设计范式,都可以借用深度学习的方法进行赋能。”
张宏江坦言,未来十年蕴含着科学发展与产业创新机会,包括数据、模型、算法、算力,其核心是背后的跨学科人才。(完)
青春献给中国航天|90后“北京明白”高健:口令背后是压力和责任****** “我是北京”、“北京明白” 对于28岁的高健来说 重复了成千上万次的“简单”的口令 并不“简单” 他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北京总调度 调度工作,每一句口令的重要性 与简单与否、时段的关键与否都没有关系 不管任何时候、任何任务 都以最高标准、最佳状态 面对全区各号,面对任务 对于高健来说 调度工作所下达的每一句口令 都离不开前辈们的支持 离不开长城、天河、曙光、华山、天路等各个点号 正因为有各方支持 才能让“北京明白”这一句句调度 自信沉稳 才能保证任务圆满成功 出品人 杨 谷 总监制 宋乐永 总策划 战 钊 宋雅娟 编导组 宋雅娟 蔡琳 金赫 张佳兴 肖春芳 武玥彤 记者 章文 本期编导 武玥彤 蔡琳 宋雅娟 制作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特别鸣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5所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706所
联合出品 中国科协科普部 中国宇航学会 光明网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