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2021年薪资中位数小幅增加 各行业薪资增减差异明显******
中新社台北12月21日电 台湾行政事务主管部门“主计总处”21日公布台湾2021年工业及服务业受雇员工全年总薪资中位数为50.6万元(新台币,下同),较前一年小幅增加0.5万元,增幅1%。不过,各项数据显示,受雇者薪资所得差距拉大,年收入未达平均总薪资的员工比例创新高,总薪资最高的前10%与最低的后10%之间薪资差距扩大为4.09倍。
综合《联合报》、中央社等媒体报道,“主计总处”官员表示,2021年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大不相同,从各行业薪资中位数变化差异就可明显看出。在薪资成长的行业中,以电子零组件制造业薪资中位数72.5万元、增长9.33%最多,其次是电脑电子产品及光学制品制造业74.1万元、增长7.82%;金融保险业以102.3万元、增幅5.65%排名第三。
而受疫情影响较大且兼职员工较多的行业,如娱乐及休闲服务业、住宿及餐饮业等,薪资中位数都未达40万元,且较前一年有所减少。
据统计,2021年总薪资平均数为67万元,较前一年增加3.02%,但年收入未达平均总薪资的受雇者比例为68.31%,较前一年的67.88%更高,显示虽然薪资中位数提高,但未达平均数的比例反而增加。“主计总处”官员分析,这是因为2021年出口产业表现较好,相关产业从业者领到较高的年终奖金与业绩奖金、拉高整体薪资平均数与中位数,但低薪行业的薪资成长幅度却跟不上平均薪资成长。
此外,若将受雇员工总薪资由低至高按人数等分为10组,则前10%者平均总薪资为122.4万元,最末10%者平均总薪资为29.9万元,两者差距为4.09倍,较2020年的4倍扩大,也是该数值自2016年以来首次出现扩大。(完)
王宝友: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光明网讯(记者 雷渺鑫)1月6日,由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北京信通传媒·通信世界全媒体承办的“2023 ICT行业趋势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宝友以《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发表了演讲。
王宝友表示,工业互联网是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技术的新兴业态,是工业发展连接枢纽,是数字基建,是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依托。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王宝友说道。一是工业互联网成为实体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二是工业互联网持续赋能行业转型升级、融通发展。三是工业互联网优化就业结构、稳定就业增长。四是工业互联网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针对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和技术逻辑问题,王宝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从理论逻辑来看,工业互联网是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并可促进生产要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夯实产业数字化发展根基,在发展中逐步成为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物理载体。而技术逻辑则从工业互联网的四个要素,即网络、平台、数据和安全方面,助力数据价值最大化、赋能实体经济。
工业互联网作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已成为全面开启数字经济新时代的“金钥匙”。然而,在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历史关口,如何进一步促进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对此,王宝友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立足工业视角。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共性赋能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工业企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对融合过程发挥主导作用。
其次,重视中小企业。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中小企业的共享。同时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健全优质服务体系,建设一些赋能平台、转型服务平台、数字化转型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
最后,坚持长期思维。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其赋能实体经济的进程是渐进的、螺旋式前进的,是需要长期积累并且持续优化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工业互联网须与行业特有的技术、知识、经验、痛点紧密结合,需要政府引导、业界深耕、技术突破、资本浇灌、其建设发展,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王宝友说。